我叫李桂蘭,是青藏線上的養路工二代,現在在青藏公路事業發展和應急保障中心納赤臺養護段一線工作。
在這條線上,我結識了眾多來自不同民族的朋友,漢族、回族、藏族……如同一家人般和睦共處。每當有新同事來,缺少點什么生活用品,我都會第一個站出來,幫忙張羅鍋碗瓢盆、桌椅板凳。他們剛開始不適應,我們都會關心他們,讓他們感覺就像在家一樣。
記得有些藏族同事剛來時,不會寫自己的漢語名字,我就專門買了練習本耐心地教他們。而重要的規定和文件,我也會用漢語念給他們聽,并詳細解釋其中的要點?,F在他們的漢語進步飛快,基本的理解和對話對他們來說都不再是問題。就這樣,我們同吃同住,很快地融入到一起。下班后我們常聚在一起吃飯、開個玩笑,吹個牛,我也經常跟他們學幾句不太標準的藏語,歡聲笑語不斷。
圖為工區的大會議室設施完善,功能齊全
隨著國家的發展,我們的工作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工區配備了齊全的生活和工作設施,暖氣設備讓我們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溫暖。每個工區都設有會議室,供我們學習文件、了解新聞。早上,我上了黨課,深感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我時常對我們工區的同事說:“既然選擇了這份工作,就要全力以赴好好干,否則就不要開始?!?nbsp;
“要干就干好!”這句話是我父親一直鼓勵我的話語,自我工作以來一直銘記在心。以前工作條件艱苦的時候,我也抱怨過,但父親總是堅定地告訴我,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父親是一位非常要強的人,為了家庭和孩子,他總是默默地承受工作的艱辛和生活的壓力。那時的修路工作全靠人力,沒有大型機械輔助,父親的手臂因長期勞作而彎曲變形。交通不便,就只能一直待在工區數月無法回家。那時條件真是太苦了,整個工區僅有幾輛大東風車作為交通工具,在青藏線上艱難穿行,冬天坐在貨廂里幾乎被凍僵,下車后甚至難以行走。
圖為李桂蘭和同事在青藏公路納赤臺段進行日常的道路保通工作 攝影:王茜
曾經,公路坑槽的修補工作依賴人工炒瀝青補油,既耗時又耗力。如今,隨著綜合養護車、挖掘機、裝載機等現代化機械設備的引入,修路工作變得高效快捷,一公里甚至數十公里的路面都能一次性修好。我時常想起父親的話語,感慨萬分。我們的生活條件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正如父親所說,我們這一代人的生活要比他們好上十倍百倍。
我繼承了父親的堅強性格,堅信“干一行愛一行”的道理。既然選擇了這份工作,就意味著我已經下定決心要全身心投入其中,延續父輩們的足跡,為青藏線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在實際工作中,我深刻體會到了其中的艱辛與自豪。
作為一線工作者,我們不僅要處理道路上的各種病害,還要在雪后保障交通暢通、處理車禍和車輛堵塞等突發情況。記得有一次,我剛剛巡邏完回到工區不久,就接到了發生車禍的報告。我立即趕往現場,協助交警維持秩序、向司機們解釋情況。這些工作需要我們耐心細致、盡職盡責。當青藏線上的交通恢復正常時,司機們的一聲聲道謝讓我感到無比滿足和自豪。他們平安跑車、我們平安回家,這就是我們最簡單而真實的幸福。(中國西藏網 青藏線報道組/巫姍燕 吳建穎 王茜 姚浩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