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tgroup id="blq77"></optgroup>
<acronym id="blq77"></acronym>

    <span id="blq77"></span>

      www.researchmalignantmesothelioma.com
      home

      【班班多杰教授訪談錄②】經典教義何以回答“時代之問”?

      發布時間: 2024-06-06 16:56:00 來源: 中國西藏網

        
      中央民族大學資深教授、哲學與宗教學學院博士生導師班班多杰

        記者:中國的經學詮釋學形成了“我注六經”與“六經注我”的積極循環,請您就此談一談開展好教義闡釋,積極引導藏傳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重要性。 

        班班多杰教授:詮釋學不但西方有,中國古代經學詮釋學也非常發達。大家知道的儒家經學詮釋學歷史非常悠久,另外中國佛教中也有經學詮釋學的內容。 

        中國的經典詮釋學或者叫做經學詮釋學,可以簡單概括為“我注六經”與“六經注我”這樣一個體系架構。所謂的“我注六經”,就是原原本本地去解釋、理解、論述經典文本的本來內容和本來意思;所謂的“六經注我”就是以六經為基礎,在這個基礎上創立一種新思想、新見解、新體系。 

        所謂的“我注六經”,就是說“疏不駁注,注不駁經”,疏實際上就是對注的進一步解釋,它不駁斥、不批判、不違背注;那么注也不違背經,意思就是說疏也好,注也好,歸根到底要準確、客觀地解釋經的本來思想,這是“我注六經”。 

        關于“六經注我”,有這么一句話叫做“六經責我開生面”,就是說我們要以六經為基礎去創立新思想、新觀點、新理論、新體系。一方面要守正,但是不能完全拘泥固守于原來的經典,而是要根據不同的時代,賦予經新的內容、內涵、意義,只有這樣,人類的思想才能不斷地延續、發展、創新,文化才能發展。 

        佛教中有句話叫做“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意思是說佛講的是一種思想,但是不同地方、不同語境、不同傳統下的信仰者理解佛的這一思想,必須要依據自己的傳統語境,要和本地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結合起來,只有這樣,佛的思想才能更好地傳達、更好地發展,這就要堅持本土化。 

        藏族有句諺語叫做“注釋者比原作者更善巧,智者以前的好,論著以后的好?!保ù藶椴刈逯V語,亦可理解為“作者原意以前的好,解釋者以后的好”)。一開始我有些不理解,注釋者比原作者高明,為什么這么講?后來和哲學詮釋學、經學詮釋學一結合,對照起來考察才明白,就是因為注釋者結合了他的語境,結合了本地的情況,本地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以及時代變遷等內容,因此它發揮的作用更有效。解釋一種思想,一種經典的內容,解釋得好不好主要看和本地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結合得怎么樣,互動得怎么樣,融合得怎么樣,否則就是教條主義了。 

        了解了“我注六經”與“六經注我”,就能更好地理解對藏傳佛教教義要做出符合社會進步要求的闡釋。 

        我認為中國化包含兩層意思,一個是本土化,這是從空間的角度講,一個是時代化,這是從時間的角度講。佛教從印度傳到我國中原大地,發展了2000多年,在中國的西藏及其他涉藏地區傳播發展了1300年,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本土化已經很深入了,但時代化還沒有完成。經典教義之所以是經典,就是因為它跟著時代走,每到一個新的時代,經典中就會被賦予時代的內涵,否則經典回應不了時代的主題,時代的內涵,就成了教條。因此,要對宗教教義做出符合時代進步要求的闡釋,而且這種時代化永遠在路上。中國傳統文化中有一句話我非常欣賞,“承百代之流而會乎當今之變”,就是強調要融貫古今、跟上時代。(中國西藏網 記者/吳建穎)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email
      久久久这里有精品_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_97人妻综合视频_99re6免费视频 这里只有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