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消費者到地方都需戒掉檳榔的“成癮性”
近日,曾參加過《快樂男聲》的歌手傅松因患口腔癌不幸離世,據了解,其生前曾在社交媒體勸網友遠離檳榔。(9月14日羊城晚報)
傅松因患口腔癌不幸離世。據了解,傅松在患口腔癌前,很喜歡嚼食檳榔。傅松去世,是用生命再次給喜歡嚼食檳榔的人們,敲響了警鐘。
俗話說:“十個口腔癌,九個嚼檳榔?!边@樣的說法雖有些夸張,但吃檳榔對健康的傷害卻不容忽視。早在2003年,世界衛生組織就把檳榔認定為一級致癌物。專家指出,檳榔干里含有的檳榔堿和檳榔次堿,在咀嚼過程中,可發生亞硝基化,產生亞硝基胺,這是一種公認的致癌物。在“檳榔食用大省”湖南,口腔癌患病的比例也位居全國前列,如在2017年湖南省男性發病前十位癌癥構成中,口腔癌位列第七。
檳榔還屬于中度上癮品,這一有害食品對很多食用過的人來說有著無法抗拒的誘惑,“成癮性”是很多人對檳榔欲罷不能的原因。
另外,一些地方政府也對檳榔“成癮”。如檳榔食品在湖南湘潭等一些地方屬于支柱產業,得到某些地方政府大力支持,湘潭縣政府在2017年出臺意見,稱要對年納稅500萬元以上的檳榔企業,每推出一個新品種,給予企業一次性獎勵10萬元。而且,檳榔企業近年來還加大了營銷力度,頻繁出現在各大媒體平臺及網絡平臺,比如在衛視春晚和影視作品中,時常能夠看到檳榔品牌的身影。不過,在2021年9月17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發布《關于停止利用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節目宣傳推銷檳榔及其制品的通知》,自即日起,停止利用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節目宣傳推銷檳榔及其制品。但是,檳榔廣告在個別地方仍然可見。
煙草危害眾所周知,而檳榔危害卻鮮有人知。有害健康的檳榔仍然處于“健康盲區”:如不少消費者缺乏對檳榔危害的基本認識,社會對于檳榔缺乏必要的防范,讓這一“上癮品”能夠輕易“抓住”消費者。不能讓有害健康的檳榔繼續“健步如飛”,要把檳榔拉出“健康盲區”。
對此,有必要像對待煙草、白酒等一樣,對檳榔行業予以規范管理,完善檳榔產業的監管體系,要對檳榔產業進行合理引導,避免給消費者帶來誤導。
監管部門要加大監管力度,對涉嫌虛假宣傳、發布違法違規檳榔廣告的廣告發布平臺要依法予以懲治。對于依賴檳榔產業的地方政府來說,也要與檳榔產業保持必要的距離,要承擔起應盡的社會責任,不能為了追求利益,而罔顧對于檳榔產業的必要規范。從消費者到一些地方相關部門,都要戒除對檳榔的“成癮性”。
對公眾健康負責,就不能繼續任由檳榔產業野蠻生長、無序發展。要給檳榔產業戴上“緊箍”了,就先要讓“致命檳榔”不再成為“隱形殺手”。(戴先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